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VS重庆,中国未来的“双子星”!

小微 微成都 2021-11-12

优秀的城市,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


比如北京和上海、广州和深圳,还有国外的巴黎和伦敦、纽约和洛杉矶、东京和大阪等等。


刚迈进2020年,燃爆朋友圈的第一出“双城记”好戏,轮到成都和重庆登上舞台。



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这是中央首次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难看出,这一新的定位,寄予成都、重庆两座城市更高期待和更大责任。


官方定调。成渝这一出“双城记”,如何唱?



1

城市好CP,伙伴兼兄弟


成都和重庆,一直有着很强的CP感,在两地市民眼里,这两座城市合作竞争、互为瑜亮而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是伙伴,也是兄弟。


几千年来,古蜀国、古巴国同住长江头,共饮一江水。战国后期“巴蜀”连称,已然形成文化共同体。


同风同俗,不止于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更是突破空间距离,渗入对方的肌理之中。


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是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成渝铁路通车典礼


2015年12月26日,成渝高铁正式通车运营,这是连接成渝的第一条高铁。


数据显示,2019年成渝高速主线日均车流量达26402辆,同比增加5.42%;成渝间铁路旅客发送总量达2318万人次。


成渝高铁


成都春熙路,重庆解放碑;成都“479”,重庆“138”……比着长大的两兄弟,连爬楼的熊猫,都是双份的。



行政区划的分治,也不能割裂两地间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关系。

自1997年四川重庆分治时,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就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


2003年,《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出台,成渝经济区的概念在国家层面第一次出现。


2007年4月,四川省、重庆市政府签署《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确定了“成渝经济区”的地理范围。


2011年,由国家发改委编制完成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得国务院原则通过。


截至2015年,城市群各版块几乎被覆盖完全,经济辐射半径超200公里。学界认为,一个经济意义上的完整成渝城市群真正形成。



2

“背向发展”?“相向而行”!


2017年,NASA展示了一张地球夜间灯光图。当把视野聚焦到中国时,可以看出,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成渝四大城市群,散发着大片光芒。


不过,当时,和其他三大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稍显暗淡,城市间灯光微弱。



区域协调发展,在成渝城市群的成长历程中,只有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显然不够,“中部塌陷”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半月谈》在报道中指出,“背向发展”已导致成渝城市群呈现发展失衡的“中部塌陷”格局:成渝“双核独大”,其他中小城市发展滞后。


“背向发展”格局改变,首先是政府这只“有形大手”的推动。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要求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布局,坚持大中小结合、东中西联动,依托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这三大城市群带动长江经济带发展。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文中指明了成渝城市群发展方向: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自此成渝城市群发展步入快车道。


成渝区域格局示意图。图据《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东进”战略,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一年后,四川省委更加强化了成都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要求“提升东向”,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


2017年9月,重庆在渝西片区各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建设,加快与周边省市出口通道建设,吸引更多国内外资本资源人才信息向渝西片区涌入,不断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


近年来,在中央的引领下,成都、重庆两大国家中心城市“相向发展”格局开始破冰,一个人口总量近1亿、经济总量近6万亿元的城市群,正在中国西部地区崛起。



3

成都向东,重庆向西


2018年6月,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要求“提升东向”,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当月,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重庆市学习考察。


其间,川渝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


一年后,重庆市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双方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推进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方案》。


从川渝高层的互动到中间地市的行动,都试图尽快在成渝之间形成更为有力的支撑,实现“中部塌陷”到“中部崛起”。


边界模糊了。成都向东,重庆向西,两地不谋而合,区域边界正被打破。



上图:成都东进。下图:重庆风光


2019年,成都继续实施“东进”战略,重庆“西进”加速,两大双核开始补足城市群中部凹陷,将成渝城市群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都在更靠近重庆的简阳市新修天府国际机场,这座新机场未来将覆盖全四川甚至重庆西部区域的居民。


建设中的天府国际机场


成都还在东部新区建设了三座产业新城。其中,空港新城聚焦临空产业,淮州新城打造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通用航空,简州新城研究高端装备和汽车制造。


三座产业新城坐落在成都“东进”、成渝城市群核心区域


反观重庆,在出台的《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中正式公布了方案:将依托大学城规划建设科学城,联动九龙坡、北碚、江津和璧山,形成西部“智能谷”。


渝西片区2018年对全重庆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已成为重庆工业化、城镇化最活跃的区域。



如今,成渝间的第四条高速大通道——成资渝高速公路的修建,正试图让这种边界壁垒消失。它将连接起成都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成为成都“东进”、重庆“西进”的大动脉。


2019年12月26日,成资渝高速公路沱江特大桥合龙仪式。张直/图


4

新时代,新使命


刚刚过去的2019年,正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20周年,这个时间节点显然很有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这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首次亮相,是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起出现的。后者已被明确为“国家战略”


自2016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批复以来,成渝城市群的“战斗力”与日俱增,外界普遍看好其早日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同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呼声也从未停止。


俯瞰成都高新区一角。新华社记者江宏景/图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中央对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深远谋划和战略考量,体现了对四川、重庆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殷切期待,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走深走实的重大举措。这对四川来讲,既是重大历史性机遇,更是重大责任。


重庆航拍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区域经济研究会会长戴宾也认为,中央赋予了成渝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推动整个西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成渝地区要在国家格局中去找坐标、重新定位”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变的是什么?


戴宾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提法突出成都和重庆的带动作用。当前我国经济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很明显,特大城市的不断增强优势,成为新的增长极,成渝的态势在增强,“双城”的带动作用在增强。


区域协调,当成渝双方共谋“1+1>2”时,产业优势、人口优势、内陆开放优势等必将释放出更大能量。


成都VS重庆,这两颗“双子星”将如何闪耀?未来,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来源:川报观察、成都日报、红星新闻、城市进化论等


春节倒计时14天,这份成都春运出行指南快收藏

成都的蜡梅,香香香香香香香

成都锦江边惊现一条树画路(组图)

春节去哪?成都高铁出川3/5/8小时直达路线全新出炉→

30张图片记录成都的2019

成都地铁是怎么修出来的?

悄悄告诉你:2020年的成都非常值得期待!

成都,一座“洁癖”城市

2000→2020,请回答成都!

从三到一,解锁成都10年发展“密码”


好个“双城记”!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